梅庭 2012.12.16

「梅庭」 位於北投一號公園內
為一棟見證戰爭時代的豪華日式民宅建築物
除了保有日式木構造之建築風格外
曾為日據時代黨政軍顯要人物之居所及于右任先生避暑之處
極具保存價值 但由於後續屋主之增建及塗裝
使其失去原貌 北市文化局於是在95年7月10日公告
建於1930年的梅庭為北市歷史建築
由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斥資新台幣1800萬元整建
「梅庭」修復對於歷史保存的意義
除了最終能讓這棟日式建築 重新屹立於北投文化園區
展現其完整的面貌外 更積極意義是在修復的過程中
將日式傳統施工技術及構造開解並傳承下去
為一棟見證戰爭時代的豪華日式民宅建築物
除了保有日式木構造之建築風格外
曾為日據時代黨政軍顯要人物之居所及于右任先生避暑之處
極具保存價值 但由於後續屋主之增建及塗裝
使其失去原貌 北市文化局於是在95年7月10日公告
建於1930年的梅庭為北市歷史建築
由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斥資新台幣1800萬元整建
「梅庭」修復對於歷史保存的意義
除了最終能讓這棟日式建築 重新屹立於北投文化園區
展現其完整的面貌外 更積極意義是在修復的過程中
將日式傳統施工技術及構造開解並傳承下去




「千古一草聖」于右任
近代備受世人景仰的于右任 綜觀其一生
文武兼備 是塑造中華現代文化形象的代表者
他曾參加同盟會 推翻滿清 北伐時期曾擔任靖國軍總司令
討伐北洋軍閥 協助國民政府統一全國
除曾擔任民國首任交通次長、國民政府委員、
審計院長外 在1931年監察院成立時更出任院長
戮力建立監察制度 被尊為「監察之父」
他也曾創辦多份報紙 被譽為「現代新聞的記者之父」
且是創辦復旦公學、上海大學及西北農業大學的教育家
在文化傳承上 多才多藝的于右任更是一位大詩人
被尊稱為「當代放翁」;他竭力購藏北碑、草帖
是一位致力保存文化的貢獻者;在草書上的成就更是卓越
他訂定「標準草書」,推廣草書的應用
而被譽為「一代草聖」
1964年 他以86歲高齡病逝於臺北
墓園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巴拉卡公路旁
被尊稱為「當代放翁」;他竭力購藏北碑、草帖
是一位致力保存文化的貢獻者;在草書上的成就更是卓越
他訂定「標準草書」,推廣草書的應用
而被譽為「一代草聖」
1964年 他以86歲高齡病逝於臺北
墓園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巴拉卡公路旁


經過台北火車站
有一 ~ 巨型聖誕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